广西快3注册平台 _【华园桃李】李国雄:从华园走出的建筑界鲁班

李国雄校友带领鲁班公司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
看过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电影的人,都会对主人公在大海中获取淡水印象深刻。在南中国海上,星罗棋布着许多岛礁,守卫海疆又如何大规模获取淡水呢?这个曾经制约我国经略海疆的难题,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华南理工大学校友李国雄解决。
李国雄,鲁班建筑集团法人代表、董事长,华南理工大学1989届校友, 1991年开创了国内第一家建筑高新科技企业。他“挑战建筑业的世界难题、专治建筑物的疑难杂症”,广西梧州福港楼平移工程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,被誉为“中华平移第一人”。但谈起辉煌往事,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南海上建水库。
“在永兴岛上放了一颗原子弹”
南海问题,由来已久。1988年前后,南海局势紧张,为了投放武力,震慑群小,亟需在三亚机场和南沙群岛之间建一个中转机场。永兴岛地理位置优越,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,是一个合适的选择。经过 3年施工,工程大部分已完成,但修建水库却屡屡失败。
永兴岛由珊瑚礁石组成,建造环境极为困难,不仅要解决地下水库与海水相连的问题,还要解决水库建成后防止海水渗透的问题。“不像大陆上还有不透水层,这里向下挖半米是海水,向下挖500米还是海水”。当时,已有一批精英专家前去研究解决,但历经两年仍束手无策。
军令如山,要求在1991年4月份建成。问题摆在了国防部西沙工程指挥部主任古建国面前,“古建国也是华南理工大学校友,1958年毕业后加入南海艇队。1991年春节回到华南理工大学,寻求解决之道。”
当时的建工系主任吴仁培教授指出,原思路行不通,可以逆向思维,把坑重填回去。他指着桌上的烟灰缸示意说,原思路就像在挖烟灰缸,我们为何不先做一个烟灰缸,然后开挖呢?他推荐得意弟子李国雄去实施这个idea。
“有了老师的背书,作为华工的师兄弟,古师兄也认可了我的实力。”深孚众望的李国雄“走马上任”,但是第一次上岛就以失败告终,师兄弟之间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。
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,李国雄被迫签订“城下之盟”,立下军令状:“再试失败的话,就 ‘退位让贤’。但人留岛上,协助后续队伍,直至任务完成。”古建国还要求,“工程造价还要降低10%。”直到这时,李国雄才知道,在这场工程难题接力赛中,上一棒竟然是中国建设局的一位总工,他已在这个孤独的海岛上呆了三年。

在永兴岛上建水库
改变工艺后,水库成功建成。解决掉这个全国性难题后,工程界都称赞他“一出山就在永兴岛上放了一颗原子弹。”初出茅庐的李国雄“赔本赚吆喝”,在业界创出了很大名声。后来上海地铁,广州地铁,深圳地铁遇到难题,大家都去找李国雄和他的鲁班公司。
十年之后,一个很偶然的机会。李国雄去汕头出差,车厢的软卧除了他,只有另一个老人。两人攀谈起来,李国雄才知双方颇有渊源,当时正好审查过李国雄的水库方案。
从他的口中,李国雄才知道,古建国校友当时刚刚丧偶,丧事都未操办。他忍着悲痛完成任务后,直接办理了退休手续。闻听此言,李国雄心中最后的一丝芥蒂也烟消云散,只剩下满腔的敬佩:“才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!”
“华南理工是我的秘密武器”
在李国雄描述当中,华南理工大学好比是身在云端的“武当山”,华工的老师就像是“张三丰”。在建筑的“江湖”中,他一遇到技术难题,想到的首先是重回师门,寻找帮助。用他的话说,“有问题,找华工。”
李国雄自幼失怙,在建工系系主任吴仁培老师的身上,他隐隐看到了父亲的影子。“在我心中,吴老师永远是一个慈父的形象,在批评中充满了爱。”回忆起老师,他至今充满幸福:“他有一个大花园,四周栽满翠竹,饭香袅袅,二胡声若隐若现,充满了家的温情。”
而在教结构的冯建平老师身上,李国雄也深深体会到华南理工的治学水平。“冯老师对于结构的讲解,如同庖丁解牛,技近乎道。学艺很深,又专业通俗地解剖出来,这种治学水准绝对是大师!”
“不能做只在黑板上写,却连厕所都盖不了的工程师。”老师的教导,影响了李国雄的一生,坚定了他创业的志向,“这样才能既不脱离学术前沿,又不脱离工程一线。”
上世纪90年代初,市场经济处于低潮,但学校老师判断,市场经济大潮不可逆转,创业大有可为,“要永远做时代浪尖上的一滴水,一滴水只有在时代的大潮中才不会干涸。” “不要学包工头,挂靠在国企。要么不做,要做就要创品牌。”在老师的鼓励下,李国雄辞职下海,创立了走在行业尖端的民营建筑高新技术企业。
“鲁班是科技创新的代表,其使命是挑战建筑界的疑难杂症。”李国雄说,国家制定了很多行业规范,但他们的难题常常是超过规范的。他要让数千吨的高楼大厦平移数十米,甚至还要让它再转个身;为了让地铁顺利穿行闹市,他要把地上楼房的基础齐刷刷截断,再安上新的“宝座”;他要让无数饱受“裂、漏、沉、斜”之苦的建筑物起死回生……
“我做的是疑难杂症,需要科学实验。不是两把板斧闯世界,全靠蛮干。”从1991年“鲁班”创立以来,李国雄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科技企业家、全国建设技术创新先进个人、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、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先进人物等多种荣誉,业绩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中华平移第一人”。

芳村洲头咀德国教堂平移工程现场
无论是平移,还是纠偏,李国雄从不犯怵。他说:“华南理工是我的秘密武器。”他从事的是一个非常规行业,很多技术标准要靠自己琢磨,实在难以解决就得“重回山门”寻求帮助。拿支撑楼房的“飞碟转换”来讲,其强度国家根本没有标准,需要做大量的破坏实验,就是在华工的实验室里完成的。
母校的帮助让李国雄一直念念不忘。上世纪90年代,他就在华南理工大学设立了鲁班奖学金。最近,他又继续设立鲁班奖学金,设立实习基地,帮助有需要的学弟学妹。他用亲身经历,告诉广大的师弟师妹:在校之时,要真正落实“博学慎思、明辨笃行”的校训,文理兼通,做一个复合型优秀人才。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,出校之后还要自强不息,坚持终身学习,才能真正无愧于“华工人”的光荣称号。
从90年代下海创业之初的公司定位,到成长为全国特种建筑行业中的佼佼者,华南理工是孕育鲁班一路成长壮大的摇篮:公司的“第一桶金”来自校友的推荐,公司的主要技术人员都是清一色的华工校友,技术顾问是华工教授、建筑业专家。李国雄笑言,自己可谓是“华工人的鲁班、鲁班的华工人”。

李国雄校友在母校设立奖学金
《华园桃李》第13期团队
文 字:祝和平
图 片:祝和平 巫剑伶(部分图片来自网络)
协作单位:土木与交通学院
编 审:柯宁 孙宏志
总 策 划:王丹平
原文链接: